哈弗枭龙:15万的插电混动SUV,能卷成什么样?

发布时间:2025-05-22 00:01:56

曾几何时,消费者预算15万,在自主阵营还只能买一台1.5T的SUV,而在燃油车内卷的前两年,15万逐渐可以买到2.0T的SUV。


现如今,15万买插电混动SUV,已经成为了热门需求。


纵观自主阵营,15万级插混SUV也有不少,而今年,这个细分市场又迎来一位产品力出色的选手——哈弗枭龙。



5月,哈弗枭龙系列正式上市,其中枭龙售价为13.98-15.68万元,枭龙MAX售价为15.98-17.98万元。我们本次主要试驾的,便是定位为紧凑型SUV的枭龙。


见到哈弗枭龙的第一眼,有不少人以为这是一台纯电动车型,确实,新车与哈弗以往的车型比起来,在设计上少有继承之处,当然全新的名字也暗示了这一点。



哈弗枭龙采用封闭式中网,透着一股浓浓的新能源气息,引擎盖接驳处刚好成为一条贯穿线,连接两侧犀利的大灯组。


侧面部分,枭龙有着雕刻般的两条腰线,车顶线条则在B柱之后急剧下收,给整车增添了几分时尚动感气息,双五幅式轮毂比较简洁耐看。



车尾部分,尾灯造型与头灯相呼应,辨识度很高,哈弗英文居于C位,有那么一丝粗犷气息,而隐藏式排气,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与封闭式中网形成一种呼应。



值得一提的是,哈弗枭龙的长宽高为4600*1877*1675mm,轴距为2710mm,整体中规中矩,是标准的紧凑型SUV尺寸。


进入车内,能够更明显感觉到枭龙与以往哈弗车型的不同,双联屏为时下流行设计,由7英寸仪表和12.3英寸中控屏组成,显示效果均可圈可点。



枭龙的方向盘造型其实是比较有美感的,按键布置很有特色,金属质感的饰条也点缀得恰到好处,当然最重要的是握感舒适。



在储物格方面,枭龙还是花费了一番心思,两个手机放置位很是实用,隐私储物格的大小也恰到好处,不得不说,在用上怀挡之后,储物空间的设计可以变得更出彩。


从色调来看,枭龙提供了时下流行的深浅拼色设计,浅色的座椅不仅视觉上更清新,实际触感也不错,就是在使用时要多注意保养和清洁。



对于主流车企的座椅打造,消费者通常是无需担心的,枭龙座椅的柔软度和人机工程学,都让人无可挑剔,对于家庭用户而言,这个宽敞舒适的后排有着不小的诱惑力。



常规的设计和座舱表现,在枭龙身上可以用一个“稳”来概括,对这台车有兴趣的人,更关注的无疑是这套插电混动系统。


枭龙的混动系统由1.5L混动发动机+两挡DHT变速箱组成,系统综合功率为185kW,综合扭矩为375N·m,纯电续航有52km和110km两个版本,支持33kW快充和6.6kW慢充。



因为新车本身的隔音就不错,在电机的加持下,驾驶起来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安静,其次是平顺,驾乘高级感比燃油SUV要高一档。


枭龙的操控是能给人惊喜的,即便是在经济模式下,日常驾驶时动力也够用,这意味着对动力要求不高的用户来说,补能一次可以获得更长的续航。


而如果把驾驶模式调为运动,在电池有电的前提下,枭龙的推背感立马就变得十分明显,这样的动力,对于几年前的15万级SUV来说简直是奢侈。



再来说说大家关注的油耗,在低电量状态下,综合道路(包括市区和高速)油耗在5.0-5.5L/100km这个区间,对于一台SUV来说是中上水准,当然这离不开高效的发动机和智能的控制系统。


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,买台PHEV车型并不会像纯电车型一样,时刻想着充电,所以低电量油耗是这部分用户十分关注的一个点,能在用车便捷性和用车成本上找到平衡点,是最理想的。


除了枭龙的道路试驾之外,我们还在非铺装路面体验了一把枭龙MAX,作为搭载长城Hi4智能电混四驱系统的首款车型,枭龙MAX的通过性一直颇受期待。



在到达场地之前,刚好下了一场雨,这让我们的试驾路线变得更加湿滑,黄泥路加上积水,懂的都懂。


实际体现下来,枭龙MAX的表现还是出彩的,驾驶员只管控制油门和方向,剩下的交给四驱系统,比如在遇到坡度时,前后轴扭矩输出可智能调节,把更多的动力给到不打滑的轮胎。


现如今,露营、钓鱼、自驾游等户外活动越来越热门,很多人开始把车开上非铺装路面,四驱系统越来越成为刚需,有Hi4,意味着用户可以驾驶枭龙MAX去更多想去的地方。



当然,在冬季寒冷的北方,雪地行车时有四驱系统的加持,也会变得更为轻松、安全。总而言之,四驱系统会成为未来插混SUV竞争强有力的一环。


在枭龙系列上市时,哈弗提到了“做每个时代最好的SUV”承诺,是的,优秀的SUV,一定是与时俱进的,也一定不会沉浸在过去的辉煌里。



在燃油车时代,哈弗是自主SUV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头羊,如今在大环境的更迭下,混动甚至是纯电动SUV,成为了新的香饽饽,而枭龙系列,则是哈弗交出的一张新答卷。


最后,哈弗枭龙/枭龙MAX能否获得市场的青睐,我们拭目以待。

热门精选

大家都在看